临安森警发出预警,禁捕禁食中华蟾蜍

临安森警发出预警,禁捕禁食中华蟾蜍

大地回春,万物复苏,当前正是中华蟾蜍等各种冬眠动物苏醒的时刻。中华蟾蜍,即癞蛤蟆,在临安多地俗称“黄蛤”,是一种捕食昆虫的蛙类。它虽然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》中所保护的“有重要生态、科学、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”,但在很多人眼里,却是一道美味,因此部分山区群众有捕食“黄蛤”的陋习。

眼下正是中华蟾蜍的繁殖季,“黄蛤”纷纷从冬眠中醒来,从山林、草丛中来到山塘水库边产卵繁殖后代。这也是它们最容易被捕捉的时间。在很多人眼里,眼下正是美味上桌的时候。

中华蟾蜍有毒,体内寄生大量的寄生虫。为保护中华蟾蜍,切断可能的疾病源头,针对捕食“黄蛤”陋习,临安区森林公安局立足本职,积极主动作为,针对非法猎捕可能高发的情况进行广泛宣传,及时发出预警。

2月19日,临安区森林警察大队昌化中队及时在辖区六个镇95个行政村进行了广泛宣传。在疫情卡点、村委宣传栏及村人员相对集中点,张贴、发放《关于禁捕禁食“黄蛤"的通告》120份;同时,通过微信等新媒体,在“两昌林业工作群”和“驻昌部门联络群”等各种工作联络群中进行广泛宣传,要求各村在各自村民微信群转发。初步估计受教育群众达万人以上。

临安森警表示,近期将加强野外巡逻,从严打击非法猎捕、经营“黄蛤”等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。同时,欢迎群众举报。

非法捕、食野生动物,不但使得野生动物面临灭绝危险,影响生态环境,更会带来直接影响人类本身健康的各种病毒、细菌、寄生虫等。因为非法捕食野生动物,17年前,给全国带来了非典(SARS);现在,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仍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。假如继续肆无忌惮的非法捕、食,谁也无法预料下一次会带来什么。

没有捕、食,
就会减少杀戮,更会减少疾病!
请不要再非法捕、食野生动物!